閱讀量:8747分享量:0
日前,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木材工業(yè)研究所(簡稱“中國林科院木材所”)研究員殷亞方率領的木材解剖學研究組,近期在國際木材科學領域重要學術期刊IAWA Journal(國際木材解剖學家協(xié)會期刊)2012年33卷第4期發(fā)表了最新研究成果——“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wo DNA extraction protocols from freshand dried wood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Taxodiaceae)”(新鮮與干燥杉木木材組織DNA提取技術比較分析),標志著木材DNA識別新技術研究取得了新的重要進展。
IAWA Journal創(chuàng)刊于1965年,主要發(fā)表國際木材解剖學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木材非法采伐及非法貿易行為,是影響全球森林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同時也阻礙了人類社會經濟和生態(tài)文明的發(fā)展。實現(xiàn)對木材的快速準確識別,是有效遏制木材非法采伐和非法貿易的重要途徑。專家認為,通過將分子生物學方法與傳統(tǒng)木材解剖技術相結合,將有望突破過去無法實現(xiàn)的木材“種”的識別。
文章介紹了最新發(fā)展的分子生物學鑒定方法——DNA條形碼技術,能夠通過比較物種基因組中一段標準的DNA片段,對物種進行快速、準確的識別。應用DNA條形碼技術,對木材組織中提取的DNA進行聚合酶鏈反應擴增、基因測序及序列比對等一系列環(huán)節(jié),可實現(xiàn)木材“種”的識別。
該文章的第一作者焦立超所在的木材解剖學研究組通過采用不同的提取技術,重點突破了從干燥處理的樹木心材組織中高效提取DNA的技術瓶頸,成功實現(xiàn)了木材組織中細胞核和質體DNA目的基因片段的擴增,并從細胞器水平上證實了所提取DNA的主要來源,為基于DNA條形碼的木材識別技術提供了可行性理論依據(jù)。更為重要的是,通過該項研究,中國林科院木材所自主開發(fā)出了一套完善的木材組織DNA高效提取技術體系,并正式建立了木材DNA識別新技術實驗室。
目前,中國林科院木材所擁有全國館藏量最大的木材標本館,在木材識別技術方面居國際領先地位。同時,木材所也正式加入了“生物多樣性國際組織”啟動建立的全球木材樹種識別和地理來源網絡系統(tǒng)。該項研究成果將為今后我國以及國際合作框架內陸續(xù)開展的《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管制以及紅木等重要珍貴木材識別提供關鍵技術支撐。

綠家居公眾號
更多猛料!歡迎掃描左方二維碼關注綠家居官方微信(greeninhome)
發(fā)表評論
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