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量:2094分享量:0
昨天,記者來到博羅縣湖鎮(zhèn)鎮(zhèn)新楓村,只見謝新祥家門前擺放了一大堆特別的古木,共有10根,長度都有數米或十多米,其中有3根特別巨大。最大的一根根部橫放著看約有2米之巨,樹干直徑約有1米多,木質松軟成絲狀,顏色為淺綠色,散發(fā)出一股濃濃的木香味,只是聞之不太象樟樹香。另外一根相對較小的,樹干直徑約為0.8米,但新鋸開的口子可以看到木質成深綠色,同樣散發(fā)一種淡淡的木香味,已經鋸開多天的另一個口子,木質則變成了普通的木色。其它幾根也很特別,第三根直徑約0.8米的古木外表呈龜裂狀,但這卻不是樹皮,而樹干,可能是木質的原因,久泡在水中天長日久而開裂。另幾根有的還明顯碳化,幾乎成了黑色,但仍十分堅硬。另外從外表上也可以看出,這些古木樹種各異,且沉入水中的年代應該不同,因為它們的腐化程度也不盡相同,木質堅硬程度也各不相同。有顏色的兩根最大的古木都比較軟,斷面木質明顯看得出它有很柔軟的木絲肌脈。其它幾根則都較硬。
不少村民在旁邊議論說,這樣大的古木就算是在羅浮山現在也不可能找得到。顯崗河流域那么小,再怎樣也不算大河,還那么彎曲(在湖鎮(zhèn)段呈典型的S形),不可能是洪水從上游推下來的,以前也從來沒有人發(fā)現過古木。因此它們應該有上千年甚至更久遠的歷史,極有可能是地質運動埋入河中的。
請來蛙人撈了十天
古木的主人謝新祥說,這些古木均是上月下旬他和村民從村邊不遠處的顯崗河中挖出來的,他自己挖了的三四根,別的都是從村民手中收購過來。
今年11月25日前后,由于顯崗河上游截流,下游水位下降。新風村附近的河畔兩岸有村民發(fā)現河中有古木根部露出水面,于是下水打撈。沒想到引來多人同時入水尋寶,于是在長達一公里的河中十多米深的沙土里,竟然發(fā)現有多根掩埋在河底的巨大古木,經過十多天的勞作,這些古木重見天日。謝新祥是新風村的青年男子,他雖然不是最早發(fā)現古木(陰沉木行情報價,陰沉木廠商名錄)的人,卻最終成為了全部已經挖出來10根古木的主人?!拔乙郧翱粗醒腚娨暸_的新聞和瀏覽網頁留意到,河底古木很有可能是一些目前已絕跡或較為珍貴的木材。因此我挖出幾根小的沉木后,就與同時參與挖木的村民商量,最后出高價買回了地面上這最大的三根。后來發(fā)現其中兩根有香味?!敝x先生說,當時,先有村民發(fā)現了河中古木,并下水進行了初步探測,知道是一棵大樹后,就自己為發(fā)現的這棵古木定了主,而謝新祥及其它村民則繼續(xù)尋找,最終在上下游不遠處找到了古木。他自己為了得到更多的古木,專門從大亞灣請來蛙人,前后水下作業(yè)9天,請來70噸重的重型吊車,從河里撈出了更多古木,遺憾的是,他撈起的古木均較小。于是,他趁別的村民有不愿化力氣打撈的心理,就與村民商量將它買了過來。據判斷,河中應該還有小一些的古沉木。
有可能是沉香木?
自古木打撈上岸后,謝新祥一直為鑒定這些古木是何樹種而發(fā)愁。而這些日子,他也越來越覺得自己弄到了寶貝。因為他認為其中一棵可能是價值連城的“沉香”木。他說通過上網查了很多資料,也找來樟樹木塊對比,發(fā)現發(fā)出香味的兩根古木不像古障樹。前幾天,一位中山的朋友過來看過后,說最大的那棵可能是沉香木。另外,謝新祥說從顏色和木質來看,也極有可能是金絲楠木,因為他鋸開的斷面顯現出來的絲狀木質太特別了。
惠州市林業(yè)科學研究所所長周紀剛在聽完記者對兩棵古樹的描述后表示,由于目前惠州技術手段不夠,因此無法準確鑒定這類掩埋地下多年的古沉木種類和年齡。不過,雖然沒到現場察看,但他可以肯定這些古木不太可能是沉香木。周紀剛介紹,沉香是沉香樹內自然而特有的一種油脂,要沉香樹一些部位受到外傷或真菌感染刺激后,分泌帶有濃郁香味的樹脂,沉香樹木材散發(fā)出獨特的香味,才形成沉香木。另外沉香樹生前木質不太可能成綠色,但由于這根古木在水底掩埋時間過長,無法推斷在掩埋的環(huán)境下,木質是否會改變其本身顏色。周紀剛建議謝先生取部分古木樣本,前往廣州或著順德等具備專業(yè)技術的城市進行鑒定。

綠家居公眾號
更多猛料!歡迎掃描左方二維碼關注綠家居官方微信(greeninhome)
發(fā)表評論
發(fā)布